A02版
“九一八”事变后不久,中华大地饱受日寇铁蹄践踏,山东临沂的街头巷尾都是日军的碉堡,侵略者凭借这些工事和兵力四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抗日游击队员们准备拔掉日本人的碉堡,但碉堡白天有敌人严兵把守,只能晚上行动。一天午夜时分,四周一片宁静,在游击队长的鼓励下,一个瘦小的身影拿着炸药包爬上云梯,接近敌人炮楼的射击口,奋力将炸药包扔出去……这个英勇炸碉堡的战士就是陈同安,那年他只有16岁。
家园被侵略 他加入抗战洪流
今年95岁的陈同安是江苏泗阳人,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多次立功。2015年9月3日,陈同安老人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
在战争年代,陈同安的家乡遭到了敌人扫荡,房子和粮食都被鬼子烧掉,耕畜、家禽被洗劫一空,老百姓没了活路。
14岁那年,陈同安遇到了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激起了他的抗战热情。从那时起,他便拿起枪开始与侵略者奋战。
趴在路边等待日军装甲车
参军后,陈同安担任部队的爆破手,在战场上他的任务就是埋地雷、安放炸药包。埋地雷不难,但安放炸药包不是轻松的任务。每次看到敌人的炮楼和碉堡被炸飞,陈同安都特别高兴,每一次走向战场,他都是带着必胜的信念。
敌人的装甲车开过来,他趴在路边伺机而动。当装甲车开到陈同安面前时,他飞身跃起,把炸药包放到装甲车的履带上,炸药包爆炸,装甲车被炸毁,敌人被全歼。
1940年末,陈同安的部队在苏南遭遇了国民党反动部队的包围,损失惨重,他不幸被俘。在押送的路上,陈同安得以逃脱。一个月后,他重新归队,成为新四军三师七旅的战士,后随军北上。
“战争期间,部队不是打仗训练,就是走路。”陈同安回忆说,1945年新四军跨过山海关,来到了解放东北的战场。陈同安参与了三下江南、四平战役、辽沈战役等多场战役。
冰封大地的冬季,很多战士冻伤,部队只好在阵地拢起火,轮流取暖。部队作战遭到了严酷的自然气候条件影响,但从未有人放弃。解放战争时期,很多战士用木棍、短枪、手榴弹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壮烈牺牲。
在战场上,陈同安曾立过特等功一次,大功两次,小功三次,击毙日本侵略者70多人,伪军200余人。陈同安在战场上一共负伤四次,被日寇刺刀挑伤,黑山阻击战时拇指被打断……战争胜利后,陈同安被评为6级伤残。
传承抗战精神提醒孩子警钟长鸣
在陈同安现在生活的通化市二道江区五道江镇,一提起陈同安,街坊邻居都对他称赞不已。“那是一位大英雄,是我们通化人的骄傲。”退伍后,陈同安老人一直传承着抗战精神,做事雷厉风行,时刻关心国家大事。
老人家中有很多地图,陈同安老人感慨道:“祖国的万里山河,当年都是我们奋战走过的路,这些地名我都记得。”
陈同安十分重视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曾多次为学校的孩子们作爱国主义报告,给孩子们讲述当年抗战的故事,告诉孩子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告诉大家在和平年代,更要警钟长鸣。
在记者一行就要与陈同安老人分开时,老人向大家敬了一个军礼,当时记者们的内心都为之一振。抗战老兵的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不忘国耻,奋发向上,保卫和平,实现梦想。
新文化报·ZAKER吉林记者 王娜